在重心移动时,“旋转下沉”是否做的到位,可用“坐腿掖胯”来检验。 “坐腿掖胯”是实腿一侧“旋转下沉”后所产生的一种状态,就是将实腿一侧的胯合住,将重心坐在实腿上。由于身体上肢的“旋转下沉”和“坐腿掖胯”,不但能够感觉到脚掌对地面的反弹力,还应该有一种脚掌由里向外搓地的感觉。 能否做到“坐腿掖胯”,扣住膝盖是关键。如在实腿一侧“旋转下沉”时,实腿膝盖产生晃动或向外翻拧,不仅有损膝盖,应有的感觉也不会产生。如果实腿脚尖外摆成八字,同样无法做到“掖胯”,重心也无法坐到实腿上。 裆是指的两胯根。胯根,须松开,撑圆,腰与胯的旋转是一致的,如果胯旋转不灵活,腰旋转的圆活性就要受到影响。动势时,裆须开,停势时,裆须合。 动势时,腰裆劲,由松沉转为浅弧形,向前方而去,自然的催动劲力,经脊背达于手臂。浅弧形的略微向前上方而去,手臂前伸用意识贯注内劲,前进时必须扣裆拧腰,达到定奌的一瞬间,必须松腰,落胯,合裆。 停势时,顶劲领好,腰劲松下,裆劲沉看合住,胯根撑开,撑圆,脊柱节节松沉,骶骨有力,臀部之力贯到脚跟。手臂之劲前去,而腰脊命门穴则后撑,两腿前弓后蹬,腿劲如植地生根。上下,前后,左右对拉匀称,周身团聚,劲力集中,姿势方能沉着稳固。腰裆不松不活,内劲运转就会显得迟钝,腰不松下,裆不合住,手臂就会显得不是沉着松靜,而是飘浮无力。腰裆劲的换,是调节动度,加強爆发力量的关键。 抖劲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量。特点是,快速,螺旋,气足,力猛,劲长,动短,意远。这种抖劲是从腰裆的迅速一转爆发出威力強大的整体劲,这样的劲才有穿透力。 |